易中天(2009)奥克兰演讲:从中华文化中找到同西方文化的切合点

毛 芃 报道

2009年11月14日和15日两天,新西兰首届读书文化节在位于奥克兰Mt Eden 的战争纪念馆举行。

14日晚,读书文化节的重头戏上演 – 应邀担任读书文化节文化大使的中国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在战争纪念馆进行公开演讲。

这是一次收费演讲,对于习惯于免费消费文化的本地华社来讲,这种做法挺新鲜,也不无风险。然而,易中天的魅力是巨大的,每张$50的不菲票价吸引了约300位听众,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


易中天在演讲中(网络视频截图)

仁爱、平等、尊重、宽容

易中天先生的演讲秉承他一贯的风格 – 风趣、幽默、深入浅出,他的演讲主题围绕着华人移民如何面对在海外生活所遇到的文化差异,如何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找到同普世价值观共同和接近的东西。

易中天先生以他渊博的中国古典文、史知识和对现代世界的深刻见解,对海外华人生活方式提出忠告:仁爱;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

易中天认为: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人性是共通的。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重要的是要找到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同西方文明价值观的共同点。

易中天在演讲中指出:孔子的仁爱之说是孔子学说的最可贵之处,也是其对中华文明的最大贡献。儒家思想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其实就是宣扬“让世界充满爱”,宣扬一种横向的爱,一种可延递到对异族人士的爱。儒家观念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对于他人的尊重,当今国际社会推崇的和平共处原则其实体现了儒家这一观念。

不过,易中天也指出儒家学说的局限,认为其最大问题在于不承认人与人的平等,相信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他赞同墨子对儒家学说的批评,认为其讲求的仁爱实质上是有等级、有差别的爱。

易中天认为墨子主张的兼爱观、人人平等观念非常了不起。

易中天进而提出,华人光是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不够,还应做到庄子提倡的“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即不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强要别人喜欢。

易中天指出:庄子本人虽没说过“己所甚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话,但庄子推崇的那种讲求真实、自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这一原则。

易中天说:按照庄子的思想内核,只要是真实自由的生活,都是值得尊敬的。这体现了一种宽容的情怀。

易中天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燕雀的故事做例子,对人们熟知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含义做了重新解读。他说:过去的解释一直让人觉得燕雀是可笑的,因为它们笑话鲲鹏,它们不知鸿鹄之志。但他认为庄子的意思是,任何生命不管其大、小、美、丑都是平等的,只要是真实而自由地活着,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认为庄子是在嘲笑“雀之笑”。因为大的且没有资格去嘲笑小的,小的还去嘲笑人家大的,这不是很可笑嘛。

易中天指出,在文化差异面前,人们应该相互尊重、宽容,而不是以一种生活方式去嘲笑另一种生活方式。


听众提问很积极

易中天先生演讲结束后,现场观众踊跃提问。

第一位提问者的问题是:海外华人如何理解爱国概念。

对于这个问题,易中天用春秋战国历史做例子做答。他说:“那时的士人特别牛,他们可以‘朝秦暮楚’、周游列国找工作。所到之处,还会得到所在国国君的尊重。”

易中天说:“春秋战国时代之所以出现诸子百家争鸣,是因为那时候人们有到处走动的自由,且没有思想和道德上的包袱。那时候的诸侯们都在竞争,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知道没有人才就会失败。”

易中天风趣地说:“孔子原是宋国人,他父亲受迫害逃到鲁国,孔子就是个移民”。

易中天接着说:古时仁人志士强调“以天下为己任”,这个天下就是世界,也就是说,我们的古人就胸怀天下,有世界主义。

一位年轻女孩说:她当年是被父母强迫出国留学的。她问易中天是否会让自己的孩子在18岁时自己做人生抉择。

易中天回答说:他会把所有的选择和可能产生的结果都告诉孩子,然后由孩子做选择。他说:他在自己女儿考大学选专业时给出“四项基本原则”。其一是要同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其二是自己在这方面要有优势;其三是在这方面要有创造力,其四是今后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并有一定经济回报。

易中天认为家长应该放手给孩子做选择:“孩子选错了顶多摔几个跟头,但他/她会从中得到人生经验和教训;但如果是你给选错了,你得到的将是怨恨。”

听众对于易中天的回答抱以雷鸣般的掌声。

有年轻小伙子说:他以往认为新西兰人讲平等、反歧视。但他到一家洋人公司工作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洋人其实是歧视华人的。

易中天对此回答到:海外华人首先一定要做到“自尊、自爱、自强。”

易中天说,他相信“人性是共通的”,“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一定要有让别人尊重的地方。如果你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那要反省、找原因,看是不是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对于有听众提出中国社会目前严重不讲诚信的问题,易中天认为这一现象存在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人们看不到长远利益,而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长期产权问题没有解决造成的。易中天认为让《物权法》深入人心,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深入人心会对改善社会风气有所帮助。

有一位小伙子特意从南岛赶来奥克兰听易中天演讲,他表示自己不喜欢“实用历史观”,问易中天如何看待眼下中国社会存在的“实用历史观”。

易中天显然很欣赏这位小伙子对待历史的态度,他表示自己就是坚决反对“实用历史观”。

在如何看待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一问题上,易中天回答说:历史的发展有其偶然,也一定有其必然。历史学者要做的是找出其必然性,研究其对社会进步的指导意义。

易中天最后说:中华民族勤劳、聪明,如果给以合适的环境、空间和条件,一定能够和平崛起,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


读者反馈很正面

易中天先生演讲结束后,我记者采访了几位听众,请他们谈谈对易中天演讲的看法和感受。

曹俊

著名画家曹俊说:“易中天的演讲很重要,他不但给大家带来有关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知识,也满足了海外华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需要。”

曹俊表示很佩服易中天传播学问的方式,认为他“改变了严肃学问以往冰冷的面孔,让常人可以接近、愿意接近。”

曹俊认为,就像胡适、鲁迅那一代学人倡导、开创白话文时代一样,每个时代都应有自己做学问的方式,易中天用平民化的朴素语言把没有任何体温的历史学带入当下鲜活的生活当中,开辟了传播严肃学问的新途径。

曹俊说:“能流传千古的好文章,一定是平实朴素的,就像好的唐诗,上面的字大家不会不认识。真正的文化高人就是要把精神领域中高深的东西变成平民化的东西。不入世,不走向民间,文化如何弘扬? ”

曹俊说:“一个成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家,在丰富人们思想的同时,也让人们从中得到快乐。一个好的画家,作画时呕心沥血,但观众观赏时感受到的是艺术审美的愉悦。”

Peter Lu

社会活动家Peter Lu对易中天的讲座也持非常积极的态度。他说:一场演讲成功与否决定于演讲者的讲话方式、对问题解释的清晰程度和内容的动人程度,易中天在这几方面无疑表现得很出色。

Peter Lu说,作为一个家长,他非常认同易中天关于放手让子女做人生选择的做法。他说:在对待自己女儿的学业选择上,他有着同易中天一样的“四项基本原则”。

Peter Lu 说,这次来听演讲的观众年轻人居多,这个很重要。80后的年轻人出生、成长在中国走向改革、经济快速上升时期,他们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他们想从中国的成就中探寻同中国古代文化的联系,从历史上寻找根源。

Peter Lu 也指出:存在决定意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是必要的,但是,要让年轻人宏观地看历史和现状,仅了解孔孟之道是不够的。

范士林

范士林老先生也对易中天先生的演讲表示赞赏,他认为演讲很中肯,把诸子百家原本深奥的东西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了。他对我说:他对诸子百家学说很熟悉,但易中天的演讲还是给他耳目一新的感觉。他认为易中天对鲲鹏、燕雀故事的解释很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