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芃访谈】 政治新星杨健:我将时刻记住服务华社

 作者: 毛 芃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国家党在惠灵顿公布了参加今年大选的党内排名。奥克兰大学政治系高级讲师、奥大人文学院副院长杨健博士排名第36,他将首次代表国家党参加新西兰大选。

从现在民调中国家党所获得的支持率来看,如没有大的下滑,国家党对杨健博士的排名可确保他安全进入国会。

除杨健博士外,国家党还新挑选了太平洋岛裔Alfred Ngaro作为国家党的少数族裔候选人,Alfred Ngaro是名牧师,他的党内排名是第37位。

国家党现任韩国裔女议员Melissa Lee排名第34位。

国家党自1996年大选起就有了华人国会议员黄徐毓芳,黄徐毓芳去年年底因其先生违规使用国会旅行津贴而宣布辞职。

国家党排名公布后,杨健博士接受了我的采访。

奥克兰大学商学院(杨博士提供图片)

记者:2005年您曾说过华人作为新西兰的少数族群,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您现在还持这个看法吗?您觉得目前华人有特别的政治诉求吗?如果是,是什么?您打算在这方面做哪些工作?


杨健博士:作为少数族裔,华人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当然,这个利益同新西兰的整体国家利益并不矛盾。新西兰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政治民主关系着我们每个新西兰人的利益。但是,华人因为绝大多数是新移民,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肯定不同于新西兰本地人,也不同于早先来到新西兰、已经在新西兰落地生根的其他移民。比如,他们相对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更容易成为种族歧视的受害者。

如果进入国会,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国家党报告华人社区的顾虑和诉求。


记者:新西兰已经出现的华人议员中有工党议员霍建强、国家党议员黄徐毓芳和行动党议员王小选,现在您也成为国家党议员候选人,从您们四位的政治选择上来看,三位选择中间偏右,一位选择中间偏左,您如何看待这种选择倾向?


杨健博士:新西兰华人选民中有许多人选择中间偏右的政治力量,这是因为中间偏右政治力量的价值观同华人的价值观比较吻合。比如华人勤奋自立,尽量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新西兰人在五六十年代经济条件很好,因其大量产品可以高价出口英国,人民因此可以享受很好的社会福利。但现在,新西兰面临的外部环境已经大大改变,整个国家在发达国家中的经济生活水平已经属于中下。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要鼓励人们从事生产,努力工作,减少对社会福利的依赖。当然,对于社会真正的弱势群体还是要照顾,要尽可能争取社会公平,否则社会不会稳定。


记者:从过往和现有的华人议员身上,您认为能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杨健博士:一方面是要努力工作,保持同本族群的密切联系,始终把自己当成社群中的一份子,绝不能居高临下,要时刻记住服务华社的初衷。

同时,要言行谨慎,因为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作为少数族群的政治人物,你的个人行为其实代表着整个族群的形象。


 记者:您对国家党这三年来的施政有何看法?批评人士认为国家党过于中间偏左,特别是在毛利人问题上让步太多,比如在海床和海岸法律上,这个问题您如何看?


杨健博士:国家党这三年的执政方针总体比较温和,向中间靠,这是为了争取更多选民支持,这也是国家党如今有这么高支持率的重要原因。本届国家党政府的确没有像以往国家党政府那么偏右,可能因为毛利党是执政伙伴之一,需要做某种妥协。比如在海床和海岸问题上,通过一定的妥协,让这个问题过去。当然妥协是有限度的,这就是为什么毛利党在是否接受国家党建议的问题上有分歧,最后出现了分裂,多了个Mana党。


记者:中国现在已经是新西兰第二大贸易伙伴,新西兰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现在必须面向亚洲。但同时,新西兰同英国、澳洲都是长期的政治盟友,在国家党政府领导下,新西兰同美国的关系也在恢复和升温中。约翰.基在接受TVNZ采访时明确说,同中国仅仅是贸易关系。 您作为中国问题和太平洋地区问题研究专家,进入国会后在帮助政府平衡新西兰同中国和英、美、澳传统盟友间的关系上,能做哪些工作?


杨健博士: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很大。新西兰经济要发展上去,离不开亚洲,但是在国家安全、区域安全问题上同美国、英国走得近,这个很正常。问题的关键是中美关系,如果中美之间不出现严重矛盾和冲突,新西兰不会面临支持中国还是美国这样艰难的选择。目前来看,中美关系还是比较稳定,在短时期内,这种稳定关系也不大会变化。所以,新西兰没有必要在两者之间做选择。


记者:您过往都有什么样的经历?是什么使得您放弃令人尊敬的学术生涯,下决心出来从政?您有没有为自己的政治生涯确定一个目标?黄徐毓芳曾经说,新西兰以后可能会出现华人总理,您认为在多大的预期范围内有这个可能?


杨健博士:我是江西人,在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1994年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留学。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1999年2月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是研究美国国会的对华政策。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毕业前夕,我立即得到了奥克兰大学政治系的教职,交了博士论文后全家就来到新西兰工作。现在,我和太太及两个女儿都生活在奥克兰。

这次决定代表国家党参选部分原因是因为国家党的一再邀请,很有诚意。目前中新关系发展密切,新西兰华人选民的数量也在增加,国家党作为一个执政党,的确需要一个华人国会议员,传递华人心声,加深双方的沟通,在社区和政府之间起一个桥梁作用。

对于政治生涯上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个我还没有想过。目前的想法就是,进入国会后做好自己的工作,做个让主流社会和华人社区都认可的国会议员。

很难预测新西兰什么时候会出现华人总理,短期内很难看到。但是我相信新西兰日后会诞生华人总理。



 记者:从1996年新西兰出现第一位华人议员开始,到2002年行动党推出第一名大陆出身的华人候选人,新西兰各个政党似乎越来越看重华人选民,就连过去以反移民著称的新西兰优先党也推出了华人候选人,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杨健博士:各个政党都看重华人选民,这说明了华人选民的力量越来越不容忽视,华人社区的政治影响在增加,同时,也说明了新西兰政治的多元化。其实,华人选民像主流社会选民一样,在政治上也是有不同想法、不同选择的,绝对不是铁板一块。


记者:在现阶段,有一种看法认为华人政治人物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您打算如何改变人们这种看法?

杨健博士:华人新移民在新西兰从政,从象征意义走向实际意义,这需要一个过程。其实,这种实际意义是很不容易体现出来的。比如,一个政党的利益如果同华人社区的根本利益相一致,那么这个华人议员在党内的意义和地位就不会得到凸显。然而,国会里有了华人,会随时提醒人们这个少数族群的存在,提醒国会注意到这个族群的利益不能忽视。


记者:2008年华人社区举行了反犯罪715大游行后,有华人社团召开以主流媒体为主要对象的媒体发布会,表示与游行组织者保持距离。记得当时采访您时,您用“痛心疾首”四个字来形容您的心情,您说:在涉及到华人的团结、华人的形象、华人的整体利益时,不应把个人、团体或政党利益放在华人核心利益之上。日后如果出现华人的诉求让国家党难堪的情况,请问您会怎么做?


杨健博士:我想,我的作用就是要把民情即时传递给政府,传递到国会,传递到政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在矛盾出现之前,尽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来化解矛盾,解决矛盾。作为国家党的一员,我当然得遵守党的规定和原则,但是我有我的底线,那就是万一出现华人的根本利益同国家党的利益有分歧时,我会明确向党提出华人的感受和要求。我会先找清楚矛盾的焦点,想出解决办法,同时用坚决的态度向党表明问题的严重性。我不认为代表国家党就不能代表华人。


记者:进入国会后,新西兰如出现让中国政府不满的事情,比如达赖喇嘛来访,您会如何做?去年达赖喇嘛访问新西兰,工党议员霍建强在工党网站发表文章,就西藏问题表达同中国政府相同的观点,在新西兰政坛受到很多抨击,您对此事如何看?


杨健博士: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如实向国家党反映事实情况,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同时提出个人建议,帮助党在掌握全面信息基础上做出决定和判断。一个人的行为不可能左右政党的整体观念,但是,我有责任把事实和后果讲清楚。


(原文发表在2011年9月6日《新西兰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