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华人评《芳华》:打动人心、但电影“不怎么样”

冯小刚导演的《芳华》公映后,引发海内外华人观众的观影兴趣。 在奥克兰,不少华人朋友观看了这部电影,知名的画家穆迅老师还撰写了一篇观后感,桃源诗社的朋友们也纷纷谈了他们对影片的看法。 

看看这些海外华人是怎么评价电影《芳华》的。  

                                        –  编辑


v_232623607_l_601_480_360

《芳华》:打动人心但电影“不怎么样”

 作者:穆迅

看完电影《芳华》后, 一时竟无语。说它空前佳作, 似乎有点儿心虚;说它平庸一般, 又十分不情愿,因为它在一些情节上多少拨动了我的心弦。

换句话说, 从理性上我不能说它是个完美作品; 而从感性上,我又不能说它是个失败作品。

说实在, 孰是孰非随他去了。人们在体验一件艺术作品时往往是凭感性的,  你说呢?

依我看来,《芳华》的“硬伤”是缺少观众习惯的连贯剧情。整部电影是用看似分散的小故事拼接而成,主人公们的心理情绪线性不清晰。

是创作人员的有意为之,还是那把无形的剪刀在作祟? 我不得而知。反正小故事拍的细腻感人, 总体却是吞吞吐吐、欲语还休。

有人说《芳华》是冯小刚、严歌苓等人对昔日文工团情结的祭拜;他们不在乎别人感受如何, 只在乎自己的感情宣泄。结果是他们那一代人看得热泪盈眶,  而别人却是雾里看花。

我想也是,  对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用不着解释;一个画面、一个场景,他就会自动植入他本人的经历,与戏里的人物共振;哪怕是剧情缺了点儿什么,他们也会自圆其说。

那个时代的命运是五味杂陈,  一旦被钩出来,真个叫心潮澎拜, 你堵都堵不住。

我也是剧团出身, 银幕中的那些小故事几乎都能对号入座。也许这就是不叫好的《芳华》票房持续高升的原因吧。

电影里的小故事看得出作者有厚厚的生活底子, 没有杜撰的矫揉造作。这是冯小刚、严歌苓曾混迹于文工团的本钱。笔下、镜头中的段子信手拈来, 细至入微, 动人动情。

冯、严的自信反映到电影里,人们看到的是活灵活现的人。没有“典型”, 没有“应该”,有的是敢于直视习惯了的形象后背的真实。即便是刘峰、何小萍也有精神崩溃、情不自禁的“傻事”。

我想说,  这就是生活,真实的生活。生活不仅是光鲜的, 它还包含有撕心的创伤。即便如此, 人们一旦在回忆的百宝箱里翻出这样的往事时, 仍然会珍惜并怀念它。

《1942》是冯小刚的佳作, 我看得惊心动魄,  但票房却出人意料兵败滑铁卢。《芳华》不是冯小刚的完美作品, 但诡异的是反响出奇的热;私下七嘴八舌、网上评论连篇累牍,大有欲罢不能之势。真是此一时也, 彼一时也。

《1942》发片时的背景是严肃题材多于娱乐题材。电影院的主力军 – 青年观众早已厌倦了沉重的“正”电影。希望尝一些轻松口味的作品。结果,郭敬明打败了冯小刚。而且,冯败得还很惨。

如今大家一窝蜂地生产娱乐片, 即便是正片也是非抗日即古装, 保险系数抬得高高的。

《芳华》却出污泥而不染, 擦着敏感现实转了一圈。虽无正面交锋, 已是万红丛中一点绿。这点儿难得的小小逆潮流不吸引眼球倒是怪了。真的为电影界担心, 以后还怎么拍啊。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有时一件艺术作品非常完美, 几乎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来, 谁都不能说不好,可就是感动之心荡漾不起来。而另一件艺术品略显粗糙, 毛病或多或少能挑出一些。可恰恰是这个“粗糙”品激得你血脉喷张,睡不着觉。《芳华》就是这样一部有魅力但略显“粗糙”的作品。

(2017年12月31日于奥克兰)


144950585

 众说纷纭话《芳华》

三木  
穆老师的影评是客观公正的。一是懂行,二是出自那个年代,有了这两点,才能把握住历史题材的作品。我虽出生于那个年代,但成长在年代之后,记忆中仍有残落的影子,而对那段历史,我是认真读过不少资料的。

《芳华》首先打动我的 ,是对青春生命的赞美,这个主题是超越政治是非的。如果观众没认识到这个价值判断,就白看了这部电影。

其次,在那个极左、反人性、压制青春生命力的年代,导演的镜头毫无保留地展现出一群男女青年的青春和芳华,但没有半点渲染,只是镜头的几乎裸白的呈现。

这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对比:荒诞的灭杀生命力的政治背景,与天然的芳华青春之间的强烈对比。

这个感受,一定是了解那个年代的人、尤其是对那个年代有记忆的人,才会有。

 

 Victor  
那个年代的政治问题,中越战争的真相,人性的复杂。这片子都没触及。纵观全片,政委没有故意害人,舞蹈团老师没有故意害人,反倒是宿舍的群众,合起伙来欺负最软弱的人。好人没好报,影片让人丧气。

 

 Lin  
俺妈、俺姨、俺姑姑都在军队文工团呆过,没觉得这个片子很好的彰显了那个年代的青春啊。那种压抑下的懵懂、特殊年代对艺术的敏感,都刻画的比较浅啊。人性的展现也比较肤浅,更不要提历史背景家庭出身的复杂,使得欺负人本身这件事莫名其妙。那个年代的文工团,有的是这种事情可以深入挖掘。

要说全剧是几个故事片段,那这样的电影很多啊,比如反应巴尔干半岛风云的《暴雨将至》,比《芳华》的故事讲的好的多。我个人觉得《芳华》的素材非常好,肯定有故事,只不过可惜故事没讲好。

 

 穆 迅 
不是没讲好,而是欲语还休。形势使其然。按冯小刚的性子。可以拍得非常尖锐。也许年纪大了。不过纵观冯的电影,他懂得什么时候缩头。 

 佩 英 
与年纪无关哈。姜越老越辣。只是孙悟空脖子有紧箍咒。看完《芳花》,我哭了。北京的电影院坐無虛席。

最重要一点,身边的小KIWI哭的稀里哗啦,因有英文字目,说明“看懂”了,kiwi们把它归于“命运”( Fate), 主人公们是身不由己的。

 

 J 
我是最后一个站起离开影院的,当《绒花》的旋律停止。出了影院后半个多小时,我才回到现实。

2597595e9a8e96cdecc729485db5ca5b

 何 方 
我对《芳华》是有些失望的。失望在于,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看到众多影评中所再三强调的“善良”,仅以刘峰一人来凸显人性的善良太过牵强。我也没有看到正义,只看到了何小萍被欺负,而欺负者不过是被轻斥几句了事。至于战争的场面,六分钟的长镜头固然可贵,但于我丝毫未见想象中战争的场面感,甚至连残酷都谈不上。如果不是那段旁白,我都不知道刘峰原来是在一心求死。冯小刚的人生“芳华”是他记忆中的桃花源,所以我似乎能理解他为何在一个反资反修禁欲系,裙子都少见的年代背景里,还能让一帮文工团员身着短到大腿根的紧身短裤,小露肚脐地练功。美则美矣,却不合适。

或许,这是冯导作为男性眼里的芳华吧,美好而触手不可及,当年未曾发生的冲动,演变为今日萦怀不已的遗憾。当年不是不能,是不敢。如今不是不敢,是 – 不 – 能。

前半段不如后半段,后半段想表达的太多,但不尽如人意。韩红的片尾曲“绒花”无疑是全片最大的亮色。叙述铺陈到此,不沉重,亦没有叹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