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随笔】也说“文明”

作者:(奥克兰)三木

Image result for 文

“文”是个象形字,本义是象“花纹,纹理”之形,后来才引申为“文字”之义。

《说文解字》曰“错画也”指在一个表面上凿出来或画出来的纹路线条。段玉裁注曰:“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象交文。像兩紋交互也。紋者,文之俗字。”意思是说,仓颉造字时,依据自然界中事物的形状(象形)来画成相交的花纹,成为文字,文是纹的简写。

Image result for 明

“明”字,由日与月组合而成,表示日月之光照之义。

 

“文明”这两字,分别是汉字里最基本的象形字与会意字之一。

“文明”二字形成组词,早在《周易》中就有了。

 

说到易经,必须在此交待几句:

《周易》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最有渊源,最早的一部经书,名符其实的群经之首。

相传是伏犧氏时代,就作出了基本八卦,夏朝时有易书《连山》,商朝时有易书《归藏》,到周朝周文王时代,演进成了六十四卦,成书《周易》的基本架构。其中的卦、爻辞、彖辞与象传等,应该基本成其雏型了。

到了春秋时代,孔子晚年十分钟爱周易,读易“韦编三绝”,对周易进行了系统地编篡,形成了完整的十翼,相传《周易》中的文言,系辞与说卦就是孔子所作。

 

“文明”一词,在《周易》中至少提到三次:

1,乾卦-文言:“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乾天龙,在易卦象中都代表阳刚正气,“龙见在田天下文明”,意思是说,阳气在田,太阳照在田野上,万物开始生长,所以天下有文章(色彩斑澜)而光明(阳光灿烂,生机蓬勃)。这里的文明,是指文采光明,指色彩斑瓓、阳光灿烂。

 

2,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句话本义是在解卦象,但通过解卦,引申出人类文明的道理,意思是说:

观察大自然的天象,(如白天黒夜,太阳月亮,冬夏交替,寒来署往等),都是刚与柔,阳与阴的交错,这些规律通过外表的纹理现象表现出来(文),显现很明白(明),人们通过这些明白显现的自然规律,来效法、调整并规范人类自身的行为(止),说白了,就是人类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養成了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文化)。

这里的文明,是指明白显现的自然规律现象。

 

3,明夷卦-彖辞:“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这句话的本义是在解卦象,并通过卦象来引申出人生的哲学意义,意思是说,明夷卦的内卦为(离),(离卦在八卦中表示火明),内文明,即内明文,内心明白外界的纹理,象征内心怀有美德,心里对事物清楚明白。外卦为(坤),(坤卦在八卦中表示地,顺柔厚德),外柔顺,象征外表柔顺。

意思是说,心里清楚不犯糊涂,外表柔顺不逆势而行,用这种方法来渡过难关,象当年的周文王蒙难一样,最终能反败为胜。

这里的文明,是指一个人内心明察明白。

 

请注意《周易》中的这三处“文明”表义:

先是“文采光明,色彩斑瓓,阳光灿烂。”

而后“自然界万物的纹理,明白显现。”

再后“心里对事物规律清楚明白”

 

可以发现,华夏先祖,象初生赤子婴儿一样,从鸿蒙初开的混沌愚昧开始,观察自然--认识规律--得到经验,最终获得“文明”。

这是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如何从无知走向有智,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过程。

 

当代汉语中“文明”的词义,与《周易》中的“文明”词义,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很明显,其词义有必然的延续传承关系,是从这基本词源上引申出来的。

 

那么,从什么时代,文明一词的词义,就演进到了现代汉语的文明之义了呢?

早在汉代,焦延寿在他的《易林-节之頣》中就有“文明之世,销锋铸镝”之句,这文明之世,就是指文教昌明之世。

前蜀的《寄怀楚和尚》贯休著 诗:“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

明朝的 《琵琶记·高堂称寿》高明著 :“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这其中的文明皆可解为“文明教化昌盛显明”之义,与现代汉语中“文明”之一义,别无二致。

 

清朝的《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李渔著 :“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求闢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

清朝的秋瑾在《愤时迭前韵》中有:“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

这些文中的文明词义,都是指社会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了。

《老残游记》第一回:“这等人……只是用几句文明的辞头骗几个钱用用罢了。”文明一词,是“新的,现代的”意思。

 

从上述史料可见,现代汉语中的“文明”一词之义,并不只是从五四文化运动之后才有的。

 

当然,在晚清皇朝衰败、外侮临门、山河破碎的情况下,当时从朝官到知识阶层,都巳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之间,有了巨大的落差。

 

所以,李鸿章曾国藩开展了“师夷之长以制夷”,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导了引进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

 

这两项从科学、到民主政治的改革,都以失败告终。这才导致了当时的知识阶层,对中西文化更深层面思考:要借鉴西方文明的精华,从文化更深的层面来改造中国,才能使中华民族重生。

 

后来,胡适、陈独秀、鲁迅等文化精英们发动的引进西方科学与民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疑都是承认了中国社会与传统文明的落后,承认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与强势。

 

也正因为有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才使中华民族开启了从破败的文明古国变身,走上成为现代国家的艰难之路。就象当朝,因为有了邓小平1978年开始的对内改革、对西方开放,才有了中国今天一步一步地强大一样。

 

先进的淘汰落后的。符合人类发展趋势的生活方式,必定受到更多民族的欢迎与采纳,成为大多数人、大多数民族追求的目标,反之则反。

 

将西方的现代社会的生活与文化精华,作为“文明”一词的标的物;对西方社会的服装、戏曲等一切现代的生活方式,都冠以“文明”的头衔,这当然也有那个时代的局限。但是,这也正是那个时代的人,求变求新、奋发图强的心态表现。

 

因为,只有先改变单个的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才能最终改变整个民族的生活与精神。

 

于是,再将文明的涵义,从普遍转用到具体,从社会引申至个人,将一个人有较好的教養、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有礼仪的言行举止、有爱心有仁义等一切真善美的正面人性力量的显示称为“文明人”,以区别于那些缺乏教育教养、言行粗野蛮横、囿于腐朽守旧的陈规、迷信于不科学的老黄历、缺乏仁义爱心的负面人性力量、不接受人人众生平等、不讲公平正义、不尊重他人生命的“野蛮人”。

 

“文明”一词的词义,在现代汉语中丰富与固定下来,是与中国文化演进历史息息相关的。

不同民族间的文明,只有在相互交流、互相开放中,才能更新生命。

一句话,现代汉语中“文明”的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结果。

 

(原文2014 年3月13日发布于新西兰同人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