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客机万米惊悚急降 引发安全与特权的网络争议
|
事发后,博主 @确认信号 爆料称,事件系机组人员抽烟,误把pack组件当成再循环风扇关掉,导致座舱释压,旅客氧气面罩掉下。机组判断增压不可控后,宣布紧急下降。改平后因客舱温度高发现两个组件在关拉,打开组件增压可控后,机组在旅客氧气已经不符合适航条件的情况下又重新上升至7500米高度继续飞往目的地。
该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被不断转发,也被不少主流媒体引用。此后,微博上流传出一张疑似国航的内部通报图,也明确提及事发过程,描述跟 @确认信号 爆料的内容高度重合。
“从11000米降到了4000米”
7月10日,CA106航班原计划于17:55从香港机场出发,后起飞时间延误至19:11,并于22:29到达大连。
有机上乘客向中国媒体《新京报》表示,在19点50分左右,飞机先后两次广播“机舱失密”,下放紧急面罩,同时机舱温度升高,“空调系统都没有了”,“非常害怕”。
另一位乘客的手机GPS显示,当时飞机的飞行高度“从11000米降到了4000米左右”。
根据乘客回忆,飞机后在接近山东时再一次广播称“机舱失密”,下放氧气面罩,并以这个状态一直飞抵大连。
中国国航客服最初回应称,延误系天气原因所致。中国民航局后对此启动调查,并称之为“不安全事件”。据新华社报道,调查组已封存相关数据和资料,对机组成员进行调查笔录。
7月11日晚国航在官方微博表示,机组正在接受民航局调查,如果发现机组存在违规违章行为,公司将严肃处理。
驾驶舱内是否禁烟成焦点
网友对国航的回应并不买账,大家的关注点是:飞行员到底是否吸烟了?以及飞机驾驶舱内是否可以吸烟?
根据中国交通部2017年颁布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任何人不得在按照这一规则运行的飞机上吸烟”。也就是说,中国的民运飞机是全机舱禁烟的,包括驾驶舱。
不过在2017年规定颁布之前,中国民航局在1997年的《民用机场和民用航空器内禁止吸烟的规定》中指出,民用航空器内的禁止吸烟区域为:
- 国内航线、特殊管理的国内航空运输航线、澳门航线及海峡两岸航线的民用航空器的客舱和厕所内;
- 国际航线的民用航空器的客舱禁烟区和厕所内。
驾驶舱并没有包括在其中。
一名要求匿名的中国业内人士告诉BBC中文,2017年颁布的新规定已在国内航空公司普遍适用,但“有两年缓冲期”。
也有熟悉国航飞行惯例的中国某航空公司机组人员表示,国航要求全机舱禁烟,但有少数飞行员会“偷偷吸”。“吸烟的一般都是烟瘾大,有的航线很长可能忍不了”,不止国航,“国内基本大环境应该都是这样”。这名人员同样要求匿名。
香港立法会议员、飞行员谭文豪向BBC中文表示,不管在香港还是其他地方,所有国际航班都是全机舱严格禁烟的,而从香港飞往大连属于国际航线范畴。
飞行员是否该有吸烟特权?
美国空乘协会的一名官员曾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解释,飞机驾驶舱的通风系统比客舱更通畅,此外,驾驶舱的空气循环系统不会与客舱的空气混合在一起。
在国际上,机舱禁烟是经过不断发展的。《纽约时报》多年前的报道称,在美国,1990年2月25日之前,乘客都可以在飞机上抽烟。由于美国空乘协会(Association of Flight Attendants)多年来的持续投诉,美国联邦政府在1990年规定,飞行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国内航班客舱禁止吸烟。2000年,美国所有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班都开始禁烟。
但1990年的航空禁烟令却豁免了飞行员,理由是相对飞行员可能出现的脱瘾症状,允许飞行员吸烟会更安全。因为有烟瘾的飞行员在没有烟的情况下可能会注意力难以集中,耐性降低,甚至产生焦虑。
尽管如此,部分美国航空公司还是禁止飞行员在驾驶舱吸烟,阿拉斯加航空甚至不录用吸烟的飞行员。
飞行员操作是否合规?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如果机舱失压,飞行员必须将飞机释放到更低高度,以保证机组人员及乘客的安全。
“这些飞机的飞行高度与珠穆朗玛峰缺乏氧气的死亡地带的海拔是一样的,”航空咨询公司Flight Global专家格莱格•沃尔德隆(Greg Waldron)向BBC表示。“因此飞行员必须将飞机下降。不然的话,机组人员和乘客会失去意识。”
此前有飞行员向中国媒体表示,CA106的机长可能操作失误,因为“已经紧急下降过一次,乘客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竟然没有就近着陆而是继续回到高空中去飞行,这个性质很恶劣”。
对此谭文豪则表示,“氧气不足”这个前提未必成立。他认为,如果仅是机舱失压,飞机没有机舱损坏等其他问题,当飞机在一万英尺(约3048米)高度飞行时,舱内氧气应该是充足的,飞机仍可以正常飞行,没有必要就近着陆。
(B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