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被助养17年的医科大学生,他如今怎样了?
|编辑的话
这篇文章是前新西兰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冯蕴珂(珂珂)女士2012年3月写的,文章谈到一个敏感的话题- 对贫穷学生的助养。
2011年,我小姨助养的一位贫困学生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了。
本来,小姨只打算通过“希望工程” 助养这位同学至初中毕业,但这位同学很努力地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小姨义无反顾地答应了继续助养。几年后,他又考上北京医科大学。
这个消息让小姨很高兴,但是助养大学生费用不菲,小姨自己觉得吃力了, 于是我们的家人都加入了支援,想帮助这位有为的年轻人顺利完成学业。
几年后,得知这位努力读书的同学从医科大学毕业时,我们很为他高兴,都翘首企盼他早日成才,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我们为他能很好地完成学业而自豪。
不可思议的是,这位优秀的同学毕业后很久都找不到工作,不要说在北京找不到,就是回到了他的省城也无法找到工作!
正当我们十分费解的时候,小姨告诉了我们她的“重大发现"。原来,我们这些助养者不知道的是,这位同学除了接受助养外,还在学校申请了大学的学生贷款。而大学有规定,在没还清贷款之前,毕业证会被学校扣留。没有毕业证书的医科学生,自然是找不到工作了。
我们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去申请学生贷款。
在我们看来,我们的助养款项虽然不能让这位同学过奢华生活,但学费、生活温饱及适当的应酬娱乐,应该是没太大问题。我们家中也有读医科的表妹,助养的一切花费都是按表妹的读书生活费用计算出来的。一开始,我们还想是不是这位同学的家中发生了什么变故,但小姨说每年都能收到他父母的信和捎来的土特产,他们应该与我们一样对于其从学校借贷款的事毫不知情。
这贫穷上进的孩子来到北京以后,怎们会花这么多的钱?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本来大家还想查出真像,可小姨突然被查出患了肺癌,家中一片慌乱,大家对助养生这件事渐渐淡忘了。
小姨的病情刚刚稳定,就又牵挂起这位被她助养了近17年的学生:他还清了贷款没有?他现在到底在干什么?是否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出乎意外的是,他像是人间蒸发了,离开了学校,手机也停用了。小姨很为这位同学担忧,几经周折联系到他的父母,才知道这位年轻人早已离别了治病救人的医生生涯,转而去药厂作药品销售员了。此举当然无可厚非,毕竟可以尽早脱贫致富。
可是,他既没有为父母打算过,对助养了他17年在重病中仍牵挂他的小姨一次也没有联络过,将以前的岁月痕迹剥离得干干淨淨。
小姨感到十分的无奈。
小姨当初助养他时,并没有想得到任何回报。只是助养了17年,觉得自己好像多了个孩子、多了份牵挂、多了份担忧。年轻人的冷漠,让病中的小姨无限伤感。17年的金钱付出是可数的,但并不短暂的17年的关爱、17年的责任、17年的牵挂,真的如流水一样吗?
这名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如果连亲生父母都漠视,又怎会记得他以前的助养者?
助养,在中国越来越普遍。助养人和被助养人之间仅仅是金钱关系吗?他们之间有没有友情、有没有亲情?
有谁在刚参加 “希望工程"的助养计划时,会想过回报?大家都是想承担一些社会义务、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多接受些教育才参与的。将心比心,如果每个被助养的个案都如小姨遭遇的结果,还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吗?
不是所有捐助人的钱都是不劳而获的,不是所有城里人都是富裕的,也不是所有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如小姨一样的捐助者,是在自己节衣缩食的情况下的爱心付出,受惠者如果怀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没有丝毫感恩,只能让爱心捐助者们寒心。
我们的社会在教导年轻人“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教他们珍惜情谊、学会感恩呢?
珂珂,本文作者(林太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