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厉害,还是灾民心态厉害?看世上最后一块净土上的抢购

虽然珊珊来迟,但新型冠状病毒还是来了。2020年2月28日,新西兰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案;患者是一名2月26日从伊朗飞抵奥克兰、途中在巴厘岛转机的60多岁女子。目前,该患者正在奥克兰市医院接受治疗。

在全球50多个国家出现新冠病毒病例、确诊病例达83,000多的时候,新西兰才有了一个输入病例,这本身就很难得了。面对新冠病毒的到来,早有准备的新西兰政府迅速公布了一系列应对方案。这包括:
1、对伊朗入境旅客采取临时旅行限制。人们将无法从伊朗前往新西兰;过去14天从伊朗入境的人都必须自我隔离。
拥有新西兰身份的人可从伊朗返回,但必须自我隔离14天。
上述限制令立即生效,直到3月3日午夜。在那之后,政府将每隔48小时对限制令进行一次重新评估。
2、从2月29日星期六开始,政府将在新西兰机场增派医护人员以检查那些从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入境的乘客,看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或任何其他令人担忧的症状。
3、不允许任何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入境。当前新西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新西兰人的健康,而要让成千上万入境新西兰的中国学生做到安全的自我隔离比较难。 
 
政府卫生部官员表示,2月份一共对130人做了病毒检测,只有一例是阳性反应。卫生部官员还表示,目前新冠病毒在新西兰传播的可能性很低。
新西兰出现疫情并不出人意料,不过是悬空已久的靴子落了地。毕竟在这个地球村、全球化时代,流行病一旦爆发、蔓延,又有哪个国家能置之度外?华人社区对这一消息反应极为迅速,许多华人闻讯后立即赶到超市疯狂大采购。 
 

2月28日周五晚奥克兰某超市排队付款长龙
(图片转自朋友圈) 

2月28日适逢周五超市关门晚,奥克兰各大连锁超市人头涌涌,抢购清洁用品的、抢购水的、抢购大米和白面的、抢购卫生巾和卫生纸的,不一而足。那一晚,奥克兰华人朋友圈被各种超市踊跃购物的画面刷屏。
奥克兰的张先生告诉我,他家周五碰巧没大米了,傍晚太太去买米,发现超市里人山人海,付款要排长队,太太实在等不及,只好放弃。 据张太太说,超市里有人卫生纸一买就是几大包,瓶装水一买就是几大箱。
不得不说,华人普遍具有忧患意识。现代通讯的便利,让海外华人对大陆疫情的严重状况了如指掌,感同身受。现在病毒进入了新西兰,囤积些吃的、用的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本能的选择。
不过,也有不少新西兰华人朋友对超市抢货现象提出了批评。来,看看这些批评是不是有道理。  

凯闵:新西兰周五傍晚也就是四小时前出现首例感染冠状病毒。那么在新国如此众多的族群中,哪个族群最为紧张、恐慌?逛逛超市一目了然!

龙湾:周五下午新西兰确诊第一例新冠病毒,奥克兰华人第一时间开始超市抢购行动,傍晚各大超市基本都是黑头发、黄皮肤。同胞们,能含蓄点吗?你买那么多包面粉想吃到什么时候?

理查德:周五晚去超市,看到印度小哥拼命上货,一车车拉,但是大米、面粉架子上货速度已经无法满足抢购的速度。

Cathy发现一例病毒怎么的了?请停止哄抬、恐慌好吗?

Rita:希望大家不要抢购!一是相信新西兰的社会秩序;二是如果食物真的不够,也给别人留一些。

Jenny:希望周五晚已疯狂抢购的朋友们周末就不要再去抢购了。也留一点大米啊、厕纸啊给正常一周采购一次的人!亲,买那么多米,吃得完吗?
顺带提醒一下,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会胖的,记得加强运动哦!

夏先生:新西兰是个小小经济体,市场供需非常成熟稳定。只想告诉自己,这才是新西兰。
 

新西兰大超市都有专给孩子在超市里吃的免费水果(摄影:夏先生)

朱丹: 新西兰是一个农业国。如果不封城的话。供应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

 

2月29日星期六早上等着排队进超市购物的人流 (摄影:朱丹) 

木头脑子:超市抢东西这事儿反映出华人走到哪里骨子里都没有安全感,这已经成了中华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了!

朱迪:现在这个非常时期,多买一点东西(特别是可以存放一些时间的)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抢购,不要太离谱。华人应该注意一下哦!不要只考虑自己,要想想别人的感受,就是出现了一个病人,值得这么紧张吗?

华人要入乡随俗,看看别人怎么反应,要与大家共患难,不要只考虑自己。否则,会引起社会不满。如果被种族主义分子和排华分子利用了,我们受到的损失就不是几袋面粉、几包卫生巾和几瓶消毒液的事了。
 
要稳定情绪,明白新西兰政府和社会的性质;不入乡随俗,会引火烧身的。
另外,洋人超市货品可以在网上订购。

淑文: 我身边的洋人朋友还在到处喝咖啡,没事一样,我有恐慌心理,这是真的,但暂时还没有加入到抢购大潮里,因为我相信新西兰政府会有作为。

咖啡馆的新西兰人  摄影: 夏明

夏明:周末去超市购物补充日常用品,丝毫没有感觉到因周五新西兰官方确诊第一例新冠病毒而恐慌的现象。没人抢购,没人带口罩;咖啡店坐满了人,一切秩序正常,淡定从容。

 

看见朋友圈里发的华人在超市排队抢购粮食甚至厕所纸,货架被一抢而空,实在忍不住想吐槽那些自造恐慌之人,别再丢人显眼了,新西兰饿不死人!

 

EastridgeMall的消费者很淡定  摄影:夏明

理查德:毛芃你不妨写一篇倡议书,呼吁华社是否可以不要这样仿佛末日来临般的感觉。

 

澳新是农业出口国,疫情蔓延只会导致大量农产品积压,粮食短缺的危机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有些华人的恐慌情绪有点无厘头了。 

Leo:毛芃你直接用这个标题吧《病毒厉害,还是灾民心态厉害?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上的抢购》

路人:怎么说都没用,这是渗透到华人骨髓里的一种文化和肌肉记忆,从出生就有极强的不安全感;不仅仅担心缺货(大米面粉确实依赖进口),而且预测涨价(后买的不亏了吗?

华人社会一向是先到的剥削后来的,不论身处何种环境,永远把不稳定、不公正当成常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先抢占资源再恶质竞争。
这是属典型的牛鞭效应,会严重破坏供应链上游的正常生产和存储。

下面这两段是流传在奥克兰朋友圈的截屏,看似是一名超市工作人员的话。

关于“抢购”的讨论
一片批评声中,新西兰桃源诗社诗友任之发表了不同看法,另外几位诗友同他展开了讨论。  

任之: 新西兰民防部门有一个紧急情况下的物资储备清单,包括饮用水、食品等物资,并且建议每半年更新,防范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紧急状态。

现在新冠病毒进入新西兰,对公共健康和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民众提前准备,储备日常用品,完全是正常反应,没什么错。
以新西兰目前的医疗资源紧张状况,如果疫情蔓延,后果恐怕很严重。
民众提前储备日常生活用品,预防可能到来的严峻形势,相当于提前让商家补充物资,有更长的反应时间,不至于事到临头时物资短缺。

风之都:这是一个自由的社会。采购多少东西,都是个人自由。
未雨绸缪,这不是坏事。但是,我们要看看,这种焦虑在现有社会条件下是否必要。
 
可以想象的到,一窝蜂地去买,一定会给正常购物的人带来麻烦,甚至扰乱别人的生活。这不犯法,但是不够道德。因为还没有物资短缺的地步。
大量采购,如果只是一两个华人,那是个人行为。如果采购的华人多了,就成为某种无意识团体行为,形成抢购。如果货架空了,其他族裔会得出结论: 中国人把东西都买空了,这里会有一个社会后果。

淑文:不少华人的囤货,已经超出了未雨绸缪那种,已经影响了他人购物的权利。

上个月,身边几个朋友建议买口罩消毒液备用,结果已经买不到了。小区的药店工作人员说,一周卖完800盒口罩,货补不及,洗手液就剩下3瓶。如果大家买仅仅是防备应急,不至于此。
每个人的自由应该以不影响别人的自由为前提,尤其是在大难面前,资源的供应是有限的,只买必要的,只存必须的,就不会造成恐慌。凡事要有个度。
有些华人之所以紧张,源于过去的生活经历,心里有极大的不安全感,可以理解。但也要想想其他族群人们的感受和购买需求,要互相有所包容和妥协。

低处的灯盏 :日本海啸时,抢购的食盐,几年都没吃完。现在病毒来袭,抢购的口罩,也许能戴几辈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