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律师办案】谨防一毛不拔 空手套白狼的合作者

现代社会里,熟人、亲朋好友之间一起合作、投资做生意很常见,华人很善于利用彼此的资源进行合作,这方面成功的商业案例很多;不过,也有不欢而散,甚至对薄公堂、反目成仇。 

新西兰知名的华裔出庭律师汪君尊,见过太多合作不成反成冤家的案例。

最近这个周末的电话聊天中,汪律师给我讲了几桩商业合作失败的故事,说实话,听得我脊背阵阵发凉。 

汪君尊律师

天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这些案子的深层原因不外乎人性的贪婪、欲壑难填。因为发生在新西兰,涉案的都是华人,所以这些案子还有同语言和文化相关的特殊之处。例如,合作的一方因为英文不好、信息不对称而过于相信合作的另一方;同时,由于对新西兰法律不了解而没有及早通过专业人士获取相关的专业建议。

下面这两个案例故事,对当事人来说,都是一生没齿难忘的沉痛教训。 

01

第一个案例故事中,一位海外投资人通过新西兰的合作方参与了新西兰的一个投资项目。

合作方告诉他投资总额是2000万纽元,他信以为真,按照一人一半的投资比例,老老实实拿出了1000万交给新西兰合作方。

他以为合作方像他一样也出了一千万,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个 项目的投资总额也就1300万,新西兰合作方根本没出钱,只是借了三百万而已。

而且,合作方还做了公司董事,所有主控权都在其手上,利益对半分成。直到后来因为其他问题出现纠纷,这位海外投资人才发现自己一开始就被蒙骗了。

这名投资人后来找到汪律师,起诉合作方。

汪律师说:在她处理的诸多经济官司中,这种投资人忽略投资项目的资金安排和项目落地情况,直到最后才发现问题的情形很常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

汪律师就上面这个案子分析说,首先是因为投资人不在新西兰,没有直接参与投资项目,是通过合作方介入的。

第二是投资人英文水平不够好,所掌握的信息都是合作方提供,而投资人没有做任何验证。

第三,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从银行家到律师到办贷款的工作人员,都是新西兰合作方去联系的,这些人根本不知道项目投资的真实状况,不知道海外投资人的存在。他们以为这个1300万的项目就是同他们打交道的这个人在出资和操作。

汪律师说:“投资商应该一开始就找一位新西兰律师,将合作方提供的投资方案给律师看,并通过律师做内容上的确认。”

汪律师说:“投资人要对合作投资项目至始至终地保持警觉性,要关注投资资金是怎么安排的,投资项目是不是真实落地;另外,还要确认落地的项目同你对合作项目的理解是否一致。总之,不要等到出现纠纷的时候才去关注所有这一切。”

汪律师说:“这个案中的投资商,应该一开始就找一位新西兰律师,以保护自己的权益;要将合作方提供的投资方案给律师看,并通过律师做内容上的确认。”

02

汪律师又讲了她处理过的另一桩案子。

在这个案子中,新西兰合作方告诉投资方说,他看到一个特别好的投资物业,刚好认识业主,可以趁物业还没上市,用500万纽元的价格买下来。

投资人轻信了合作方的建议,答应一人出资一半。 

但其实,这个物业只值250万纽元,新西兰合作方用投资人给的250万先买下这个物业;然后,做了一个500万的房屋买卖合同,将房子“卖给”他自己和他的朋友,并让自己看上去也出了250万的样子。 

在整个过程中,这个人其实是一毛不拔,“空手套白狼”,就在同朋友“合购”的物业产权证上占了一半的权益。 

那么,骗局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后来,是因为投资人想卖房,但他发现怎么都卖不出500万的价格,最多也就是300万。可这300万还要给新西兰合作方分一半,那他这个投资不是亏大了吗?

汪律师说:“这个投资人很困扰,后来找银行贷款,银行向他要房屋估价,他找人估价后了吓一跳,怎么价值500万的房子,估价才260万?”

投资人满腹狐疑找汪律师的律师行进行调查。发现真相后,火冒三丈。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人发现自己被信任的朋友欺骗后会有多么恼怒。

汪律师说:“合伙做生意,总体利益是一致的;可在合作者之间,彼此利益并不一致。所以,每个参与合作的人,都要有自己的信息来源和律师,要确保有本地的专业人士一开始就为你的投资把关。”

汪律师

“如果是海外投资人,一定要找新西兰律师吗?” 我问道。


汪律师说:““当然,因为针对新西兰的项目提供服务,必须要找懂新西兰法律的人才能帮忙参谋啊!


“如果你有足够的英文知识,能判断出对方给你讲的都是真的,那当然好;但如果你看不懂英文文件,又没有基本的求证与核查意识,那不就被人牵着鼻子走了嘛!”


汪律师接着说:“如果自己英文不好,看不懂文件,那就应该将合作方提到的任何东西都索取一份文件, 让律师为自己把关。”

汪律师提醒说:“投资人要对合作投资项目至始至终地保持警觉性,要关注投资资金是怎么安排的,投资项目是不是真实落地;另外,还要确认落地的项目同你对合作项目的理解是否一致。总之,不要等到出现纠纷了才去关注所有这一切。”

汪律师说,这类案子中,即便是被骗的投资方打赢官司,判决书有时候也可能是一纸空文 – 因为合作方可能没能力还钱。这时候,除非你投资的项目增值到一个相当高的地步,否则就可能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