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签署RCEP,新西兰处在历史选择的十字路口

2020年11月15日,新西兰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此协议是东盟10国同与之有自由贸易协定的新西兰、澳洲、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一个协议。

据估算,签署这一协议只能给新西兰年度GDP带来0.3%至 0.6%的增长,这是因为新西兰同这些国家原本就有自贸协议。新西兰当初参加一协议主要是为了印度,因为新西兰同印度没有自贸协议,但印度最后退出了。不过对新西兰来说,这个协议仍旧重要,因为能参与区域贸易规则的制定,还是有利于新西兰的出口和国家利益,毕竟这是一个涵盖世界30%的人口和约30%全球贸易量的协议。

 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高宏志博士对外商投资新西兰很有研究。新西兰签署RCEP协定对外资进入新西兰特别是中国的投资意味着什么,高博士在采访中谈了他的看法。 – 毛芃




毛芃:新西兰11月中旬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请问签订这样一个协议对新西兰意味着什么?


高博士:联合国一个机构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表示,RCEP区域性贸易协议签订之后,会有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进入到RCEP国家,这也包括了新西兰。


中国一直想通过签署区域性自贸协定,让中国资金更方便进入其他国家,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制度环境比较好的国家。 



毛芃:为什么中国对投资新西兰这样的小国家有兴趣? 


高博士:世界银行每年都发布制度环境指数排名,新西兰制度环境、制度质量的排名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 


中国一直都想有更多资金进入新西兰,这是因为那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及贸易环境。


新西兰的制度环境对知识产权和个人财产权保护得好,如果你有一笔钱,是不是更愿意把它放到新西兰以得到充分保护?


从另一方面讲,人民币不是自由流动的国际货币,刨除利率因素(比如人民币贬值),人民币不能无限制兑换成美元、英镑和欧元这类硬通货,你必须要经过审批,这就是个壁垒, 是中国对外投资的壁垒。


如果没有能充分保护你的资金的国内环境,你自然会有资金逃离的冲动,这在学术上有一个术语,叫“制度逃离”。



毛芃:那是不是说,新西兰签署了这个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只后,就对中国投资敞开了大门呢?


高博士:这至少给了中国政府和投资者一个砝码,中方会要求新西兰对来自中国的投资给予更“公平”的待遇。


公平待遇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英国的资金要进入新西兰买牧场,中国的资金也要进入新西兰买牧场,大家买同样东西,纯粹从市场公平的角度来说,那就应该是谁出价高,就卖给谁,由价格来体现选择。然而实际上,价格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一个有趣现象是, 中美贸易战开打前,中国腾讯在奥克兰买了一个同互联网有关的企业,这算是中国的资金进入了ICT行业 – 政治上比较敏感的通讯领域。 

中美贸易战之后,我们对新西兰外来投资办公室投资审批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没有一例中国资金进入IT通讯领域和金融领域。不过,中国和香港进入新西兰的投资总额并没有减少,只是投资领域发生了变化,主要集中在乳制品领域。


毛芃:你的意思是说新西兰对中国的投资有某种担忧或不放心是吗?新西兰同中国在贸易上已经非常紧密,为什么在投资上要保持距离呢? 


高博士:新西兰传统上的投资来源国,都是同新西兰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关系比较亲近的国家。最早的是英国,后来是澳大利亚。澳洲同新西兰很早就有了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对新西兰的投资近年也在增加。 


对新西兰政府来说,它要看你投资背后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政府审批外来投资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换句话说,中国进来的钱有先天不足, 因为你的制度环境(比如对私有产权缺乏充分保护;政府对私营企业的干预)不够好。另外,对新西兰的政府来说,它要考虑你这个(来自中国的)钱是怎么赚来的,是否纳税了,是否有钻制度漏洞。但如果是从英国来的钱呢,就会觉得英国的制度环境比较透明,法律监管比较好,英国来的钱更容易看成是比较安全和干净的钱。 


新西兰的社会清廉度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中国的清廉度则在世界平均值以下。新西兰对中国投资担忧什么呢?担忧的你投资进来后会不会把腐败带进来;会不会把在中国被默认和接受的那种潜规则做事方式,如人情关系、政商关系带进来;会不会把一些从西方法律、伦理视角来看不正常的,与西方价值观相违背的东西带进来。


新西兰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很强调个人主义,例如大选投票给谁,是我的个人决定,哪怕先生或太太或父母都不能干预。 


新西兰的政策是围绕新西兰的情境设计的,它即便有漏洞,也没多少人去钻;新西兰的政策质量因而比较高和有效。

如果中国的投资进来,必然会有一群人随着这个投资进入新西兰。这些人手里有钱,有钱的人手中就有power(权力)。在任何国家,掌握钱的人都是有权力的。 

一旦有了power,但思维模式、做事方式与同当地人又不一样,投资人也许不腐败,也许不反对新西兰的价值观,但养成钻之多漏洞的习惯可能对新西兰的法制和商业环境带来冲击。钻法律漏洞的人多了,新西兰政策制度环境就会恶化,政策质量也就降低了。 


新西兰对中国投资是有很多担忧,这个担忧是有其逻辑在里边的。


眼下,新西兰正在处于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毛芃:为什么这么说呢?是说新西兰在平衡同中国关系上要很小心吗? 

高博士:是的,其实不仅是新西兰,澳洲也处在与中国交往中的十字路口,也就是说如何在与中国进行区域性经济整合与保持独立的价值观之间维系平衡。


新西兰的出口收入依赖于中国的购买,如果中国不购买,新西兰的出口就会大量减少;如果出口大量减少,外汇也会减少;而新西兰人习以为常的进口例如汽车和医疗仪器等,都需要外汇。

可另一方面,如果新西兰不能保有自己制度环境方面的优势,必然会和其他岛国一样,失去经济竞争力。

澳大利亚一位前总理曾说,澳洲同中国是商业伙伴关系。换句话说是就买卖关系,并非战略伙伴,也不是政治盟友关系。​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制度有距离。

 
看看今年澳洲为何会同中国的关系急剧恶化,核心问题在于澳洲提出对新冠病毒起源的调查。澳洲从它的国家利益角度,提出这样的要求可以理解。因为不光是澳洲关注病毒起源问题,全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都在关切。这么大的流行病,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不知道起源在哪里,那很难预防病毒传播的再度发生。可澳洲提出的要求为什么中国能不接受呢?为什么要从动机的角度质疑澳洲、认为澳洲是在反中国?澳洲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到底出在哪里?说到底是价值观的冲突,也是政治体制的冲突。

所以说,新西兰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对于新西兰这样的小国家来说,保持自主外交、维护和坚持自身价值观的同时维护好同中国的贸易关系,这对新西兰领导人来说,也是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