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英文弱 观念老 华裔父母易成为法律高风险人群

作者:毛芃

2020年,毛传媒发表了几篇出庭律师汪君尊经手的一些案例故事,引起不少读者朋友的兴趣,他们反映这些案例故事对他们的实际生活蛮有帮助。最近,我同汪律师一起喝咖啡,听她聊从业感受,聊她为什么愿意分享她的办案经验。

汪君尊律师

汪律师说,她从20年的执业经历中发现,华人移民因为自身文化的关系,很多人“对新西兰的法律体系有本质上的不适应或是不愿意适应”,“华人因为一些文化观念、法律观念上的不同,在财务安排上常常有错误操作的地方,常常有吃亏的地方、不适应的地方;这让华人移民容易成为新西兰法律上的高风险人群。”

法律观念要跟上

汪律师举例说,在中国国内,如果做妻子的结婚时要求先生把他买的房子或是双方一起买的房子归到自己名下,那这个房子就是妻子的了;以后婚姻出了问题,房子也是归妻子。但是在新西兰,无论房子买在谁的名下,都是双方的共同财产。离婚的时候,房子是要平分的。


汪律师说, 有的华人父母看女儿结婚,就买套房子送女儿,房子放到女儿名下,以为这不会有问题,但其实这很有问题。因为,这会埋下隐患;一旦哪天女儿的婚姻破裂,女婿是要同女儿平分房产的;这是因为在新西兰,夫妻或伴侣如果离婚,双方的财产是要平分的。   


汪律师说,在法律问题上,老一辈华人移民受冲击最厉害,首先他们英文没有那么好;其次是他们在国内形成的老观念比较根深蒂固;第三是他们来新西兰的时候,基本上是在退休年龄,对新西兰社会缺乏融入,对新西兰法律更是知之甚少。  


 华裔父母理财误区

汪律师说,许多华裔老人经济条件不错,他们来新西兰定居时,因为不懂英文、不懂如何同新西兰银行打交道,图省事就把自己的钱交给子女,让子女存到银行、代为保管;这就为日后某些子女挥霍父母的养老钱埋下祸根。


汪律师处理过这样一个案子,一对老人家初来新西兰定居时,因为信任大儿子,就把大笔金钱交给大儿子代为保管;本来这些钱足以让老人衣食无忧过完后半生,可是,这些钱却被大儿子挪用来支付自己孩子读医学院、举办婚礼和买房子。


老父亲离世后,大儿子对他的兄弟姐妹们说,爸爸走的时候早就没有钱了。兄弟姐妹能够享受到的父亲的遗产,都被大儿子侵吞了。 


可是,大儿子没有告诉兄弟姐妹,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将其所有流动资金都存在了他自己的银行账户。


 汪律师说:“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华人父母愿意在经济上帮助孩子,结果给自己弄出一堆麻烦。”


“我们的华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很慷慨,有的帮孩子支付买房首付,有的帮孩子还贷款,孩子做生意现金流不够就给现金,孩子生意陷入麻烦、被人追债,老人家就出手帮孩子还债。说句难听话,很多华裔老人一辈子就是在帮助孩子擦屁股。”


汪律师说:“很多从中国来的父母会觉得我们就这一个孩子,孩子如果经济上有困难,做父母的自然是要帮助孩子。子女换贷款有压力,父母帮着还贷款;子女生意出了状况,父母帮着清理债务。表明上是减轻了孩子的经济压力,但同时,也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非常好的被告,因为他名下的资产很丰厚。”


汪律师说,有的华人子女做生意、搞投资搞房地产开发,想从银行多借钱,就让父母做担保,用父母名下的房产做抵押。父母在搞不清楚状况的情况下,被子女拉到银行签署各种文件,为子女提供贷款担保,结果子女生意没有操作好或是投资失败,或是把从银行借出来的钱挪作他用,贷款还不上,银行自然就追父母还债。老人家都不明白自己为何欠了银行那么多钱,为何自己的房子想卖都不能卖。


汪律师还说,有的华人父母给孩子转钱做投资或是买房,也留了单据,证明确实给孩子转了很多钱。可日后孩子不愿意还这笔钱的时候、或是孩子婚姻出了问题、孩子的另一半要与孩子平分房产,父母转给孩子的这笔钱是借给孩子的还是送给他(她)的呢?如果说不清,那麻烦就大了。 


汪律师说,华人文化中没有借钱给孩子这一说,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做子女的都懂得孝顺父母、照顾父母,借机打父母财产的主意的人,大有人在。 


现实中,很多华人父母因为不想因财产纠纷同自己孩子撕破脸,弄到最后不得不上法庭的时候,却发现早过了追溯期。新西兰法律规定追溯时间只有六年,而很多华人父母根本不知晓财产纠纷还有“时效性“、”追溯期“这回事。 

汪律师说,哪个族裔都有因为过于爱子女而在法律上糊里糊涂地做了对自己不利财务安排的父母,幸运的是,新西兰法律、英联邦的法律是保护这种糊涂父母亲的。

她说:“新西兰和英联邦法律有一整套非常强调出资人士权益的法系。

 如何避免与家人陷入财产纷争

因为在新闻工作中听到过一些华裔老人因同子女有财产纠纷而伤感情,我于是请教汪律师,华裔该如何避免与家人陷入财产纷争。

汪律师说:“出资亏损者通常有以下两个弱点,一是英文不好,另一个是不懂新西兰法律。如果的你英文不好,可以透过双语律师在自己的财务安排上帮你把关。 


“如果你希望做有效的投资、做有效的财产保护,最好是找懂中文的律师帮你规划。”


汪律师说:“华人在财产的安排上,不论是家人之间还是合作伙伴之间,都不大愿意找律师做文件;好像提出做法律文件就是不信任对方似的。但这个文化观念是可以调整的,中国人不是也有一句话叫做‘亲兄弟明算账’吗?这说明我们华人其实是理解这其中的智慧,不是说同你算了账,就不把你当亲兄弟了。”

不过,不是所有不愿意写清楚财务安排的人是碍于情面,或是嫌麻烦、不想花律师费。汪律师说:“有些人不在财务安排上不想写清楚,是因为心里另有打算 。”


汪律师举例说:“张三今天交给李四20万投资款,李四收到了钱,但双方并没有找律师做个文件,来说明这20万是要投资什么特定项目。华人会觉得这个事情你知我知就行了,双方彼此信任, 不用多折腾,但恰恰是因为少了这一步折腾,给自己未来举证造成了困难。” 


汪律师说,很可能的情况是,张三不愿意通过律师写明这20万的用途,是因为抱着“ 先走着瞧”的念头, 如果李四项目经营得好、赚钱了,张三就说我这20万是投资款,要求李四分红;如果项目经营失败、亏了钱,张三就说这20万是借给李四的,李四必须还他本金。


大概是看到我惊讶的表情,汪律师说:“我知道你听了会惊讶,怎么会有这么心怀鬼胎的人?!但现实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人,我们经手的许多案例证明了这一点。”

 汪律师的五点建议

英文水平不太不好的长辈,如果想在新西兰投资、购置地产或是同子女或他人做财务方面的安排,怎么做才能保护好自身的利益、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财务纠纷呢?汪律师给了以下五点建议:

1、、最好找独立的中文双语律师,详细了解自己的权力和利害关系。在建立这种律师咨询关系的时候,不要拉上孩子,以免影响律师的独立性。同时最好避免使用孩子选择的律师,因为同一律师不能事二主。


2、针对同孩子的财务往来,不论是借贷或是投资, 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个书面记录。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请律师把其中的法律关系写清楚; 而且双方要签字。 


3、所有资金往来的流水,不管是国内转款的凭证,还是第三方转款的记录, 还是本地新西兰银行收款的小票,都要保留好,一直到相关的投资项目或是借贷关系结束为止。


4、持续关注孩子的婚姻、事业和投资的状况。如果有任何对项目的资金安全性有影响、或是孩子有其他的借贷行为可能会影响你权益的时候, 请及时寻找律师帮助。 


5、如果没有办法及时跟进投资项目掌握明确信息,出资人最好能够在合作项目上做一个有抵押的安排,以避免项目反复扩大负债。 

喝咖啡喝到最后,汪律师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华人既然移民新西兰,受这边法律的管辖,就一定要了解、遵守这边的法律,在财务安排上要考虑到法律上的成本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