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新晋诺奖经济学家十多年前对中国的预见正在发生

(相关阅读:三名美国教授获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揭示了社会制度如何塑造贫富国家经济差异。)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我很早就关注的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达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获奖的还有另外两名经济学者,其中一位是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詹姆斯·罗宾森(James A. Robinson)。阿西莫格鲁与罗宾森合著过一本书《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繁荣与贫穷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这本书对中国非常有意义。

这本书是2012年出版的, 书中对中国未来的走向描述如今正在中国发生。

作者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这本书里探讨了国家成功或失败的政治和经济原因,认为包容性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会带来繁荣,而榨取性制度则导致贫困。

在如今的中国,”割韭菜“、”人矿“,就是榨取性制度的最直观表现。

阿西莫格鲁在其著作中,预测中国在达到中等收入后,经济快速增长将烟消云散,共产党和其精英会紧抓权力,“创造性破坏”(见注释)和创新不会发生;而中国转变成一个包容性制度的可能性很低,更不可能轻而易举实现。

从阿西莫格鲁的著作2012年出版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现实无情证明了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预见 – 中国的“榨取性”制度,注定了国家走向失败的道路。

从历史上看,共产党国家自发转型成为民主国家没有成功先例,也就是说不可能发生。经济学家许成刚博士的制度基因论也论证了这种结果。越南的政治改革也同样不被看好能进行到底。

在波兰,虽然是团结工会结束了共产党的统治(1989年),但这是发生在苏联默许的情况下,东欧国家能够自行决定自己的命运。没有戈巴契夫的开放,这是难以想象的。之前的共产党是不惜代价地要维护政权的。

中国不会允许团结工会一类的机构存在,任何组织都要归党领导

转型只有在威权制度下才有可能产生,而中国已经回到极权制度,要想转型,可能要经历比韩国“光州事件”还要血腥的过程。


看看阿西莫格鲁同他的合作者在书中是怎么说的吧:


注释:

1、“创造性破坏”

是指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新的产业或模式取代旧的产业或模式,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这种现象会导致原有的企业、技术或工作机会被淘汰,但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更高效的生产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带来阵痛和不稳定,但从长远来看,它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这个概念由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提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机制之一。

2:“威权制度”(authoritarianism)与“极权制度”(totalitarianism)

”威权制度“指的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限制公民政治自由的制度。极权制度”指的是一个政权不仅控制政治权力,还试图完全控制社会、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压制个人自由。相比委屈制度,极权制度下权力的控制范围更广、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