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冬蕾社区事务评论】揭露谎言,澄清事实
|姚冬蕾供稿

–
A.T.抄牌员肖志鸿2月23日在其微信平台发布文章《奥克兰东区华社陷入全面混战》,此文充斥着谎言、煽动性言论和恶意指控,目的显然是为了在华人社区制造分裂、挑拨离间,并干扰今年的地方政府选举。这种刻意编造的“战局”不过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企图混淆视听、制造恐慌,以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一、渲染“战争”,企图制造分裂
文章一开篇便妄称“奥克兰东区陷入全面战争”,这完全是无中生有。华社内部的正常争议被恶意夸大为“战局”,这种毫无事实依据的叙述,目的就是挑拨华人社区内部的关系,制造对立,以便从混乱中牟取政治利益。
事实上,奥克兰东区的华人社团多年来一直在为社区福祉而努力,尽管有不同意见和内部矛盾,但绝不存在所谓的“全面战争”。真正的分裂不是来自于社团内部的正常运作,而是来自于像肖志鸿这样的造谣者,他们的目的就是挑拨离间,扰乱社区稳定。
二、歪曲事实,刻意混淆是非
肖志鸿的文章对多个事件的描述充满主观臆测,且缺乏事实依据。例如,文章提到“警官访华违规”一事,声称Stuff记者 Paula Penfold 的报道是“虚假指控”,意图打压“亲中声音”。然而,任何政府官员的国际访问都应遵守新西兰的法律法规,这与“反华”毫无关系。任何公职人员的行为受到审查,是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而非所谓的制造“寒蝉效应”。
同样,肖志鸿的文章多次暗示某些人“受外部势力指使”,却从未拿出任何实质性证据。这种无端指控的目的就是制造敌对情绪,误导公众,让人误以为所有反对某些立场的华人都是“敌对势力”,这种手法与极端民粹主义宣传无异。
三、恶意抹黑,破坏社团公信力
文中多次提及个人姓名,并用侮辱性语言描述他们的行为,这种做法不仅极不专业,更暴露了作者阴暗的政治动机。特别是在“姚冬蕾事件”中,文章故意将私人纠纷政治化,试图通过歪曲事实来抹黑其领导的社团的公信力。这种出于一己私心毫无事实依据的“扣帽子”,搞网络污名化,玷污他人声誉,手段极为恶劣,严重伤害了华人社区的和谐与团结。
四、煽动恐惧,干涉地方选举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肖志鸿直指今年是两个“华人市议员候选人”的“决战之年”,毫无掩饰地表明其真正目的 — 干涉地方选举。作者以“幕后黑手”论调制造阴谋论,试图影响选民判断。这种带有明显政治目的的舆论操作,是对民主选举公正性的严重破坏。
结论:华社需要团结,而非分裂
肖志鸿的文章充满煽动性语言和无端指控,目的并非为了促进华人社区的健康发展,而是为了制造分裂、操纵舆论,甚至影响地方选举。华人社区需要的是团结合作,而不是互相攻讦、被外界操纵。我们应该警惕这种别有用心的舆论战,不被煽动,不被谣言所蒙蔽,坚持理性对话,共同维护华社的和谐与发展。
注:姚冬蕾为奥克兰长者互助关爱协会和奥克兰Howick 华人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