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府承诺初步投入12亿澳元建立“关键矿产”战略储备 摆脱全球对中国的依赖
|澳大利亚政府周四承诺,将初步投入12亿澳元建立一个涵盖31种“关键矿产”的战略储备,以期在中国主导的市场上建立一条独立的供应链。
总理阿尔巴尼斯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需要为世界所需的自然资源贡献更多,而澳大利亚可以提供这些资源。”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后,中国对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电池到红外导弹等所需的几种重要矿产实施了出口限制。
在美国地质调查局认为至关重要的50种矿产中,中国是其中30种的全球最大生产国,而澳大利亚则拥有一些最大的关键矿藏。
阿尔巴尼斯说,政府将从商业项目中购买关键矿产,或设立以特定价格购买的期权,并对资产进行担保。政府还将建立根据承购协议生产的某些矿物的库存。
战略储备中的矿产将提供给国内产业和主要国际合作伙伴。
阿尔巴尼斯说,将成立一个特别工作组,就战略储备的范围和设计进行磋商,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运作起来。
中国的精炼能力成为地缘政治的风险
这些矿产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澳大利亚具备开采能力,但将其加工成有用产品的能力却掌握在中国手中。
这些关键矿产被广泛用于现代科技,包括电池、电动汽车、LED、风力涡轮机、太阳能板、人工智能和武器系统。中国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既是原矿的开采国,也是精炼加工的主导者。
这种主导地位对西方国家构成战略风险,尤其是如果未来与中国的经济“脱钩”加剧。例如2010年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限制。
此外,中国可以利用其地位操控价格,而如此脆弱的供应链如果出现剧烈扰动,将使新投资者很难判断如何为新项目定价。
新闻背景:澳洲政府扶持哪些关键矿产
澳大利亚政府关键矿产清单上的许多矿产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锂、钴、镍和石墨等,都用于典型的可充电电池中,分别构成阴极、阳极、电解液和隔膜。另一类是稀土元素,它们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用于制造强力磁铁,这些磁铁应用于电动马达、医疗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包括吸尘器)。
这些关键矿产包括:
- 锂(Lithium):锂是绿色能源革命的核心元素,因为它是许多电池中的主要元素。锂可以从岩石矿石中提取,或者通过蒸发盐湖卤水获得。澳大利亚是全球主要的锂辉石(spodumene)生产国,而锂辉石是制造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基础材料。然而,全球近60%的锂资源集中在南美洲的“锂三角”——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无论在哪里开采,锂的进一步精炼几乎全部在中国完成,而全球大多数锂电池也在那里制造。
- 石墨(Graphite):石墨是可充电电池中体积最大的元素,作为阳极的一部分。石墨的主要生产国包括中国、巴西、马达加斯加和印度。2024年,全球石墨产量为103万吨,其中中国生产了93%的电池级石墨供应。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石墨的需求量将是供应量的10倍。澳大利亚在西澳州、北领地、南澳州和昆州均发现了石墨矿床。2024年,西澳州政府向一家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国际石墨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 Graphite Limited)建设的石墨加工厂投入了650万澳元。
- 钴(Cobalt):钴存在于电池的阳极中,其高能量密度和热稳定性使其成为制造商青睐的元素。但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地开采钴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促使研究人员和制造商努力减少钴的使用量。目前,刚果的钴产量占全球的66%,而全球74%的钴精炼工作在中国完成。澳大利亚拥有全球第四大钴储量。尽管联邦政府预计钴的需求可能会比2020年增长20倍,但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钴在电池储能中的角色将“降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不过钴在军用和航空航天用超级合金中仍将不可或缺。
- 镍(Nickel):全球大多数镍产量集中在澳大利亚的北部邻国印度尼西亚,那里的加工产能也非常可观。在新一代电池技术中,镍越来越多地替代钴成为电池正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镍还提高了不锈钢和合金的耐腐蚀性。澳大利亚也拥有全球第二大镍储量。
- 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钕、镨、铽和镝,它们用于制造医疗设备、耳机、硬盘、吸尘器、电动马达、风力涡轮发电机和卫星通信中的磁铁。中国几乎控制了这些元素的全部全球供应,也主导了全球稀土的加工能力。近期,中国在应对美国关税时展示了其市场影响力,对七种稀土金属实施出口管制。澳大利亚莱纳稀土公司(Lynas Resources)在西澳州金矿区开采稀土元素,并在马来西亚的精炼厂中对其进行分离。该公司还在西澳州小镇Kalgoorlie经营一座精炼厂,并计划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再建一座。去年,联邦政府向伊鲁卡资源有限公司(Iluka Resources)公司位于珀斯以北Eneabba小镇正在建设的精炼厂投入了4.75亿澳元。